"疫"路同行——疫情期间幼儿心理疏导指南
亲爱的家长朋友:
您好!疫情防控之下,幼儿容易产生不良情绪。与成人相比,幼儿生理和心理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,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,因此父母不仅要做好儿童的身体防护,更要注意幼儿的心理防护。以下为大家带来家庭防疫心理疏导小贴士:
孩子感到害怕,怎么办?

01
耐心倾听
耐心倾听孩子心声,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。需要告诉孩子,传染病不是今天才有,曾经有过,将来也会有,人类曾经很多次一起努力战胜了传染病。

02
沟通交流,丰富知识
需要让孩子了解,整个世界、整个国家都在一起应对这个困难,医生、科学家、警察、军队管理等人员在一起努力,而且我们应对这个困难的能力正在越来越强。
03
爱的拥抱
充满爱意的拥抱和抚摸可以让孩子感觉安全,不再害怕与恐惧。

04
及时回应,避免负强化
不过度关注疫情和病毒信息,不让疫情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话题,但要及时回应孩子担心的疑问。
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,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的关于“疫情”的疑问时,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,可以轻描淡写一些,一定要多传递正能量,让孩子有信心。
对于大一些的孩子,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,分清良莠,不要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,不要轻信疫情相关小道资讯,避免陷入视讯信息轰炸中。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,永远相信黑暗不会长久,光明总会再临。
孩子常常怀疑自己生病,感觉不舒服怎么办?
01
示范法
我们经常说,“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”。此时此刻,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,对孩子而言,更是最好的礼物。

02
疏泄法
可以通过绘画、手工、歌唱等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,帮助孩子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,疏导、宣泄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,转移孩子对身体的过度关注。
1.用绘画手工疏导情绪。
2.用听音乐、舞蹈、游戏疏导情绪。
孩子居家时间多,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怎么办?

01
模仿法、以身作则
家长少用手机玩游戏,多做家务、室内运动等有意义的活动。

02
合理满足需求
共同讨论、制定规则,每天一共可以玩多长时间手机,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,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。
03
转移注意法
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。下面,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吧!
1. 要有健康的身心,体育游戏很重要呀!尝试用家中现有的材料制作体育游戏材料。
2. 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家人一起下厨,学一道新菜,做一道甜点,或者给孩子机会做做家务,为家庭服务。
3. 可以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,扑克牌、五子棋等开发智力,鞋盒、红包、矿泉水瓶子、纸杯等做做小手工或者玩玩科学小实验……
4. 引导孩子和老师、亲人、朋友聊天,说说心里话。
让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健康、积极、乐观向上的种子。科学应对疫情,远离焦虑,关注幼儿心理健康,“疫”路同行,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