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园的准备这样做,孩子才不哭闹

发布时间:2018年03月08日 编辑:陈曦 点击:[]

孩子初入园,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,完全陌生的人,他们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。 那么,该如何帮助孩子快速融入新的环境和新的群体,缓解入园分离焦虑呢?小编请来园长妈妈为家长们支招。

如午睡,吃饭时间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。

如果有同事或者朋友的孩子已经入读心仪的幼儿园,可以让孩子先和这些孩子成为朋友,这样入园焦虑会少些,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这个幼儿园。

孩子入园最好一开始就送全天,由半天转为全天,孩子要经过两次适应,反而更痛苦。每天谁负责接送要明确告诉孩子,并认真执行,如果有变化要向孩子做出解释,让孩子有安全感。告别时要坚决、果断、愉快,尽量缩短告别过程,有利于孩子尽快和老师建立依附关系和安全连接。

如果精神和食欲都比较好,只是小问题可以送幼儿园。但原则上要将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,生病了就让她在家得到最好的照顾,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。

如果自己家孩子被同学推、打,家长可以告诉孩子,被别人打了,先是语言警告,大声对他说“不许你再推我!”“你打疼我了,我很生气!”,如果对方还是不听的话就教会你的孩子学会自卫:你在他要打你的时候,抓住他的双手,不要让他打到你。

一般孩子遇到很强壮的对手,不敢去抓人家手,自然就学会了躲避,这时告诉孩子要告诉对方说“你不可以打我”。然后选择离开,或者寻求老师帮助。

孩子上幼儿园后,妈妈通过各种途径,尽快熟悉一些同班的小朋友父母,可以邀请孩子班上的同学来家里玩,或者一同出游,这样孩子们有了更亲密的关系后,会更加喜欢去幼儿园。

入园,成人的心理准备要比孩子重要的多,而且作为成人,要相信自己的孩子,信任他们自己有能力适应新的环境,这点信任很重要。

接纳孩子的坏情绪,即使你不能忍受时,也不要对他大吵大闹,在孩子适应一个新环境的过程中,他的敏感,焦虑,不可避免。

孩子不爱去幼儿园,或者一想到去幼儿园就不开心,这样的情绪是应该接纳的,不被支持的只是不去幼儿园的行为而已。不用要求孩子必须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,这样就否定了孩子的情绪,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:只有情绪好时才被妈妈接纳,情绪不好时妈妈不喜欢,长此以往,孩子会在妈妈面前掩饰不良情绪或者不会在妈妈面前宣泄不良情绪。

社会化是3岁以后的孩子最迫切的需求,也是孩子读幼儿园期间最重要的课题,没有之一。

何为社会化?通俗点说,就是多鼓励孩子去跟同年龄人玩,融入群体,学会与群体中的人交往的技巧等等。所以,父母们千万不要指望孩子入园后学到多少东西。要学东西,那也是在观察孩子的兴趣后,附带要做的事。若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愉快地度过他们的幼儿园时光,会玩儿,有朋友玩儿,那么基本上孩子这个幼儿园就算读得很成功。孩子以后也才能保持有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学校生活。

对于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来说,这一点尤其重要。

我们会发现,入园后,游戏和伙伴变得对孩子更加重要。这个时候,会玩儿的孩子,能够交到更多朋友。为了帮助孩子入园后,能够更加顺利地社会化,在此之前,包括入园后,父母都应该多带孩子做游戏,体验各种不同的游戏素材,甚至包括灵活应用家里的日常物品,让孩子能够自由、更有想象力地探索、体验和游戏。

尤其尽量在3岁之前,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。或者单纯只是为了让孩子保持衣服的干净,而去“困住”孩子进入幼儿园后,也许真会变成“清高的公主”,完全无法融入群体当中。

与此同时,父母需要提前引导孩子,学会独立处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。此前,若父母一直对孩子保护过度,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出现矛盾的时候总会冲上去,那么现在是该调整下了。要知道从孩子踏入幼儿园开始,你的孩子就要逐步“离开”你的庇护了。你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,必须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本领。

很多孩子,在进入幼儿园前期,往往会经历一段非常明显的分离焦虑期。刚入园阶段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。但是,安全感好的孩子,这个时期过去后,就能很好地进入团体生活,与小朋友和老师都能够相处的很好。但有的孩子却不能,他们的不适应阶段很难过得去。细究那些在幼儿园里比较安静、行为偏于退缩的孩子,基本都出于安全感不足。

所以,千万不要等到孩子3岁了,要去幼儿园了,才开始做心理上的准备。实际上,从孩子出生开始,父母就要为他进幼儿园、进小学、进中学、进大学做好所有的心理上的准备——打好孩子安全感的基础。

上一条:幼儿自护指南 下一条:幼儿园春季安全知识

关闭